一、適用范圍
本指南規定了一般要求、結構膠粘結裝配玻璃單元件工藝、設計參考、結構性粘結裝配玻璃單元件工藝、工藝過程質量控制檢測方法、對進行粘結測試的地方進行修補、關于粘結性、相容性試驗的一些要求。本指南適用于萬豪硅酮結構膠粘結裝配結構玻璃單元件工藝和過程控制檢測方法,也可以用于中空玻璃結構的制作。
二、一般規定
2.1建議所有使用本公司產品的用戶直接到本公司或本公司在當地的專賣店銷售部以及本公司指定的銷售商處訂購,以便獲得質量可靠的產品及有力的技術支持。
2.2所有使用本公司產品的隱框、半隱框玻璃幕墻在設計制作及安裝過程中都必須嚴格遵守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膠縫的設計按規范所給的公式進行。
2.3所有幕墻設計中選用的基材和附件都必須送到公司或相關機構進行粘結性和相容性試驗,在出具可以使用的報告后才能投入實際施工。
2.4使用本產品的用戶必要時應盡早將幕墻的工程設計圖紙送到本公司,本公司有專業人員對使用結構膠的各節點進行審查,出具可以使用的審查報告或相關建議后方能進行施工。
2.5萬豪雙組分結構膠在每次開泵注膠之前都應進行混合均勻性(蝴蝶)試驗,方法見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附錄D.4或本文第五部分(5 .2);在使用過程中每一天都必須進行一次拉斷時間測試,方法見本文第五部分(5.3)
2 .6在玻璃幕墻單元件制作過程中,必須進行隨批剝離粘結性試驗,方法見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或本文第五部分(5.4),如果粘結破壞面積大于5%,說明施工操作有問題,應立即停止新的單元件制作,查找原因,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將該批單元件產品作為重點進行切膠剝離粘結性試驗,若試驗仍不合格,則必須返工重新制作。
2.7對于已制作完成的幕墻單元件成品,應按GB16776-2005進行切膠剝離粘結性試驗,或本文第五部分(5.4)。膠必須充滿整個內腔且無氣泡與空隙,粘結破壞面積應少于5%,否則必須追溯檢查該批產品的施工操作技術,由技術部質量部門提出具體的處理意見。
2.8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具有完整的操作及試驗記錄。
2.9對結構膠的生產日期、合格證、檢驗報告、膠縫驗算報告、相容性報告一一核對,產品應符合標準和幕墻設計要求。
2.10所有的單元件都必須具有識別標記,它們可以用來追蹤單元件制作人員、日期、密封膠的批號以及單元件在幕墻上的實際安裝位置。
2.11用戶在結構膠的使用過程中若遇到任何質量或操作技術方面的問題,應以最快方式通知本公司,我們將提供熱情、及時、周到的技術服務;若遇到重大的質量問題,在未得到建議繼續使用的通知之前,應停止結構膠的使用。
三、設計參考
3.l硅酮膠結構性接口設計必須由專業設計人員依據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進行。
3.2玻璃幕墻構件的下列部位采用與接觸材料相容的硅酮結構密封膠密封粘結,其粘結寬度Cs及厚度ts應滿足強度要求:
①半隱框、隱框幕墻使用的中空玻璃的兩層玻璃周邊;
②半隱框、隱框幕墻構件的玻璃與鋁合金框之間的部位。
3.3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寬度應由計算確定,但不得小于6mm。
根據具體情況對地震效應、溫差效應、澆灌或構件安裝產生的接縫誤差及密封膠的位移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慮。
3.4半隱框、隱框豎直玻璃幕墻構件中玻璃與鋁合金框之間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寬度Cs可分別按下列兩種情況計算,并取其較大值。
3.4.1在風荷載作用下,硅酮結構密封膠的寬度Cs應按下式計算:
Cs=ωka/2000f1
式中 Cs……硅酮結構密封膠粘結寬度(mm);
ωk……風荷載標準值(KN/m²);
a……玻璃的短邊長度(mm);
f1……膠的短期強度允許值,可按0.20N/mm²采用。
3.4.2在玻璃自重作用下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寬度Cs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Cs……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寬度(mm);
qGK……玻璃單位面積重量(KN/m²);
ab……玻璃的短邊和長邊長度;
f2……膠的長期強度允許值,可按0.01N/mm²。
3.5倒掛式玻璃頂硅酮結構密封膠應按下式計算其粘結寬度Cs:
式中符號同3.4.1和3.4.2條。
3.6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厚度ts應符合以下要求:
3.6.1粘結厚度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ts……硅酮結構密封膠粘結寬度(mm);
δ……硅酮結構密封膠的變位承受能力(%);
取對應于其受拉應力為0.14N/ mm²時的伸長率。
Us……幕墻玻璃的相對位移量(mm)。
3.6.2玻璃與金屬框之間的粘結厚度ts不應小于6mm,且不應大于12mm(圖1)
1、玻璃 2、墊條 3、硅酮結構密封膠 4、鋁合金框
圖1 硅酮結構密封膠粘結厚度
3.7隱框或橫向半隱框玻璃幕墻,每個分格塊的玻璃下端應設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其長度不應小于100mm,厚度不應小于2mm,高度不應露出玻璃外表面。倒掛式玻璃頂宜在玻璃四角設置不銹鋼安全件。
3.8接口設計必須能讓結構膠與空氣接觸,并在固化期間不得移動。
3.9硅酮結構膠的膠縫設計一般按圖2,中空玻璃按圖3,當寬度超過16mm時.建議按圖4進行設計。
1、結構膠 2、雙面膠條 3、耐候膠 4泡沫條 5、玻璃 6、型材
四、結構膠粘結裝配玻璃單元件工藝
4.1組合裝配單元件材料要求
4 .1 .1結構膠
應符合GB16776-2005標準.并出示檢測報告。
4 .1 .2底涂材料
對于大部分基材來講,萬豪硅酮結構膠不使用底涂就具有很好的粘結效果,若粘結性報告中注明要使用底涂,則在實際施工中必須用我公司提供或指明的底涂。
4 .1 .3基礎材料
結構裝配用玻璃、鋁型材等被粘結的基礎材料,按GB16776-2005附錄B測定剝離粘結性。
4 .1 .4襯墊材料
與結構膠相接觸的襯墊材料(如雙面膠、泡沫條)按GB16776-2005附錄A進行相容性試驗。
4 .1 .5清洗用溶劑
推薦試劑級甲乙酮、異丙醇,也可以用二甲苯。其中后者毒性較大,以使用前兩者更為合適。
4 .1 .6抹布要白色清潔、柔軟、燒毛處理的棉布。
4.1. 7隔離膠帶
推薦用紙基壓敏膠帶,粘貼后容易撕脫且不留痕跡。
4.2.1對施工人員的要求
玻璃幕墻單元件的粘接,對施工操作人員有一定的要求,應具備以下條件:
①有高度是責任心,懂得玻璃幕墻的安全可靠性與施工質量的密切相關。
②熟悉結構膠施工工藝程序,熟練掌握結構密封膠施工操作技術和施工工具;能看懂工程圖紙規定的粘接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狀況。
③掌握結構密封膠粘結失敗后的解決方法和技術安全的基本知識。
4 .2 .1施工環境條件
①環境溫度為15℃~30℃,相對濕度40%~80%。注膠施工場地應清潔、平整、無粉塵,應有良好通風。
②施工環境應光線充足、環境清潔、具有防火、防爆、防塵等措施。
③單元件的制作應在室內進行,單元件的養護期應避免陽光暴曬和淋雨受潮.
4 .2 .2施工工具
單組分結構膠可用手動擠膠槍或氣動注膠槍、雙組分結構膠使用專用混膠注膠機(配置氣壓為0.1~0.6Mpa空氣壓縮機);注膠整形修飾用刮刀、割刀;注膠工作臺。
4.3施工程序
4 .3 .1表面清洗程序
①所有的基材被粘部分都必須進行清洗,除去灰塵,油污或其它污物。
②清洗液應使用粘結性試驗報告中注明的溶劑。在未指明時可使用干凈的異丙醇、甲乙酮或二甲苯等溶劑,其中后
者毒性較大,以使用前兩者更為合適。
③基本的清洗方法為:先用經溶劑潤濕的不脫毛的純棉白布擦洗基材表面,再用另一塊潔凈的同一種抹布在溶劑揮
發之前將溶劑和污物從基材表面擦去,不應使溶劑自然晾干,以免使污物重新附著于基材表面。
④對于窄而深的接口,則需要將抹布纏繞在干凈的油灰刀上,用力進行擦洗。
⑤清洗后的基材必須在1小時內施膠完畢,否則必須重新進行清洗。如果已清洗的表面又重新暴露在雨水或污物中,
必須重新進行清洗。
⑥在白色的抹布被污染后應及時進行更換,而且浸漬溶劑時應將溶劑從容器內傾在干凈的抹布上,而不是將抹布放
入容器中進行浸漬,否則干凈的溶劑將被污染,影響清洗效果。
⑦由于所用清洗液屬于易燃易爆物品,并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它們的地方必須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嚴禁煙
火或火種,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4.3.2底涂液的應用程序
①對大部分基材來講,萬豪牌硅酮結構膠不使用底涂就具有很好的粘結效果,但若粘結性試驗報告中注明要使用底
涂,則在實際施工中必須使用我廠提供或指明的底涂。
②用戶應在基材清洗后,使用密封膠之前進行底涂處理。
③將底涂倒在干凈的不脫毛棉布上,在待粘表面涂上一層薄而均勻的底涂,切記不能使用過多的底涂。
④用戶必須在底涂干燥后才能施膠,否則會影響粘結效果。一般情況下底涂的干燥時間為1-10分鐘,如果時間過長,可能是因為用量過多或失效。
⑤底涂與清洗液相似,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⑥底涂液的注意事項:底涂液屬于易燃、易水解的危險物品,要及時加蓋密封保存,對人體有刺激性,不要直接接觸,按化學危險物品處置。
4 .3 .3結構膠施膠程序
①萬豪硅酮結構膠應在溫度15℃~30℃,相對濕度40%~80%的清潔環境條件下使用,這樣可以獲得較佳的粘結效果。
②經過清洗過的基材待粘結表面的附近部位都應貼上臨時性保護膠帶,若要使用底涂應在施膠之前進行。
③單組分結構膠可用手動或氣動施膠槍直接從塑料管或香腸型包裝中擠出,雙組分結構膠必須使用專用的施膠混合設
備進行施膠。
④結構膠的擠出動作應連續進行,使膠均勻地連續地以圓柱狀擠出膠槍嘴,而槍嘴的直徑應小于注膠接口厚度,以便
槍嘴能伸入其二分之一深度。槍嘴應均勻緩慢地移動,確保接口內充滿密封膠,防止槍嘴移動過快而產生氣泡或空
穴。
⑤注膠完成后應立即進行修整,通常的方法是用一刮刀將接口外多出的結構膠向接口內壓并順序將接口表面刮平整,
使膠與接口的側邊接觸,然后揭下所有的臨時保護膠帶。
⑥在上述工序后,應立即在單元件上貼上注有日期及編號等內容的標簽,水平搬放到固化區進行養護,在搬放過程中
不允許鋁框與玻璃產生絲毫的位移和錯位,否則會影響結構膠的粘結質量。
⑦固化區必須整潔,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溫度應保持15℃~30℃,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0%~80%;若濕度小于50%,應
延長單元件的養護時間。
⑧單元件必須在靜止和不受力的條件下養護足夠的時間,其中單組分結構膠至少21天,雙組分結構膠至少14天,以使
結構膠產生足夠的粘合力,經過切膠檢驗合格后的單元件產品才能裝運和安裝。
⑨用戶應注意結構膠的厚度不能小于6mm/寬度應大于10mm為宜,在膠縫設計寬度大于16mm時,應盡量使用雙面涂膠法,即將雙面膠條放在膠縫的中部,在膠條的兩邊施膠,使膠的固化速度加快,避免因雙面膠條的透氣性不好而影響膠的深部固化。
五、工藝過程質量控制檢測方法
5.1表干時間/回彈特征的測試
對于單組分密封膠,每周或每一批號的材料應進行表干時間和回彈特征的測試。用于檢查密封膠的工作整平時間以及確保密封膠能完全固化。當材料表面固化時間與正常時間有很大的差距時(需要非常長的時間),表示材料可能過期或保存不當。
5 .1 .l在PE膜上打上約2mm厚的膠膜。
5 .1 .2每隔幾分鐘,用適當的工具輕輕碰觸膠表面,工具不會粘著在膠表面時的時間稱之為膠表干時間。
5 .1 .3如果表干時間大于3小時,請暫停使用此材料,同時與我公司聯系。
5 .1 .4讓膠固化24小時后,將膠從PE膜上撕下,慢慢地拉伸膠條,判斷密封膠是否已固化并具有彈性橡膠體特征。在被拉伸到斷裂點之前撒消拉伸外力時,彈性橡膠的回彈應能基本上恢復到它原來的長度,說明膠體已發生固化,可以使用。如果膠沒有固化,請與我公司聯系。
5 .2混合均勻性試驗(蝴蝶試驗)
萬豪雙組分結構膠在每次開泵注膠前應進行混合均勻性試驗(蝴蝶試驗)。取一張白色厚紙(A4大小),沿長邊將紙對折后展開,用混膠注膠機沿折縫處注入5~10克的密封膠,然后把紙疊合起來,擠壓紙面使密封膠分散成半圓形薄層,然后把紙打開觀察密封膠,如果密封膠均勻黑色,則表示密封膠混合較好,可用于生產使用;如果密封膠有白色條紋,說明密封膠混合不均勻,不能使用,檢查設備或操作程序,解決問題后,重新取樣,檢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蝴蝶測試方法如下)
5.3雙組分結構膠拉斷時間測試
在使用過程中,每一天都必須進行一次拉斷時間測試,以確定基料與固化劑之間的比例。
5.3.1從混膠機擠取約2/3~3/4紙杯密封膠,將一干凈木棒插入紙杯中心,定期從紙杯中提起木棒。
(拉斷時間測試)
5.3.2從紙杯中提起木棒并抽拉密封膠,如果密封膠呈線狀不發生斷裂,表明密縫膠未到拉斷的時間,應繼續測試直到密封膠被拉扯斷,記錄從紙杯注入密封膠到被拉斷的時間。
5.3.3正常比例的雙組分產品拉斷時間應在20~60分鐘之間,否則基料/固化劑比例應進行調節。
5.3.4我公司雙組分產品在一般情況下,A/B的體積比為10/1,但用戶可以在A/B=8/1~12/l(體積比)之間調節。固化劑活性高,極易水解而失效,用戶應注意密封膠保存。
5.4隨批剝離粘結試驗
5.4.1取和玻璃單元件同質量的玻璃和鋁型材,隨單元件同時分別按施工規范程序清洗,注施結構膠。
5.4.2注施的單組分結構膠在溫度15℃~30℃,相對濕度40%~80%通風無陽光直照的條件下放置,放置時間為7天。
5.4.3按圖7膠條一端以垂直或大于90°方向用力剝離結構膠,檢查結構膠離膠a或內聚破壞b現象,記錄內聚破壞百分比,測定中,如果結構膠發生斷裂,表明粘結良好,粘結強度大于內聚強度;如果在膠內有氣孔或缺陷處發生斷裂,表明施工操作存在問題。
圖7隨批剝離粘結性測定示意圖
5.5玻璃結構單元件成品切膠剝離粘結性測定
5.5.1應從每100個單元件中隨機抽取一件,抽取試驗的單元件上結構膠應初步固化,單組分結構膠固化21天,雙組分為14天。
5.5.2切開裝配框與玻璃之間的結構膠,使玻璃與鋁框分開,然后用力切斷結構膠并沿基材水平方向切出50mm膠條。
5.5.3按圖8所示,用手緊握結構膠膠條以大于90度方向剝離,檢查結構膠發生內聚破壞(圖7. b)或脫膠(圖7. A)現象,記錄內聚破壞的百分比。
圖8單元件切膠剝離粘結眭測定示意圖
六、對進行粘結測試的地方進行修補
對測試的地方打膠進行修補,假設膠與材料的粘結性非常好,用同樣的方法打膠即可,必須注意在打新膠之前對舊膠表面進行清洗工作,以及要確定新膠與舊膠間的良好接觸。
七、關于粘結性試驗、相容性試驗和污染性試驗的一些具體要求
用戶在準備使用萬豪系列硅酮密封膠/結構膠時,請將工程所選用的基材(玻璃、鋁材、鋁塑板、石材等)和輔助材料(雙面膠條、泡沫棒等)填寫相容性/粘結性申請表,盡快寄送到我公司銷售部,同時將準備使用產品品種告知我公司銷售部,或由我公司銷售經理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推薦合適的產品。如果用戶已經購了天旗公司系列產品的硅酮密封膠/結構膠,在寄送上述材料的同時,請將產品品種和批號(生產日期)告知我公司銷售部,最好能同時寄來產品樣品。為防止樣品的丟失,應注意良好的包裝以免發生樣品破損現象。如果用戶需要進行簡易粘結性試驗,請在申請表中說明。
7.1相容性/粘結性試驗所需材料規格及數量如下:
鋁型材:
寬度不小于30mm,長度為300mm,4件。
玻璃或其它裝飾板材:
長度不小于100mmx200mm,2件。
雙面膠條、泡沫棒等附件:
長度不小于300mm,1條。
如需進行簡易粘接性試驗,只需寄規格不小于150mmx75mm的基材l件。
如需進行石材污染性試驗,需寄規格不小于25×25×75mm的石材24件。
7.2試驗需要膠樣數量如下:
300ml塑料瓶裝:3支。
590ml軟袋裝:2條。
雙組分產品:A組分不小于1.2kg,B組分不小于0.12kg。
7.3相容/粘結性試驗所需時間:
簡易粘結性試驗:7天。
相容性/粘結性試驗:35天。
石材污染性試驗:55天。
我公司銷售部在收到用戶的試驗材料后及時將試驗材料轉交我公司質檢部登記備案,質檢部在24小時之內開展試驗工作。試驗結束后,質檢部及時出具檢測報告交銷售部。銷售部在收到檢測報告后會以最快的速度將檢測報告寄送給用戶。
八、結構密封膠現在性能測試及施工質量檢驗
8.2.1單組份結構密封膠檢測固化快慢的表干時間及固化完善與否的彈性實驗,具體操作詳見本文第五部分(5.1)。
8.2.2雙組分結構密封膠檢測混合均勻性的蝴蝶實驗膠的使用時間的拉斷時間,具體操作詳見本文第五部分(5.2)。
8.2.3工程實際用的基材粘接測試詳見本文第五部分(5.4)
8.3施工質量檢驗
8.3.1外觀檢驗:
逐塊檢查結構單元件的膠縫,結構密封膠應充滿設計的尺寸部位,應沒有氣泡和空隙,否則應在氣泡或空隙處切開,及時切開的新鮮面上重新補充結構密封膠及修整。
8.3.2結構單元件割膠剝離粘接試驗:
割膠檢驗是檢查結構膠密封施工質量極為有效的方法。已制作的單元件,按規定養護后,前100片抽樣檢查3片,以后每100片抽樣檢查3片。
8.3.3交付檢驗
對生產的幕墻玻璃結構單元件,應逐批進行交付檢驗,只在粘接達到內聚破壞,并且外觀檢驗無氣泡或空穴時才能驗收。檢驗合格后,填寫施工質量檢驗報告,檢驗員應填寫檢驗記錄并簽字,產品才能發送、安裝.
特別聲明
・本文所刊載的都是我們認為可靠而真實的資料。但由于實際情況(主要指施工條件、使用方法及關聯底材)千差萬別,所以我們不能保證本產品在某些用途與用法上的適用性和正確性。用戶在選用本產品前應詳細了解產品特性,“三分施工,七分質量”遵從有關施工規范和操作指南對保證使用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本公司不承擔因選用本品不當,施工不當或處置不當而造成的連帶責任和損失。
一、使用范圍
適用于重慶天旗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除結構膠以外的本公司其它硅酮建筑密封膠系列產品。
二、一般規定
2.1建議所有使用本公司產品的用戶直接到本公司或本公司在當地的專賣店銷售部以及本公司指定的銷售商處訂購。以便獲得質量可靠的產品及有力的技術支持。
2.2對于特殊建筑材料、建筑行業出現的新材料、表面有涂層或有表面處理的材料,建議用戶送樣到本公司進行粘結性、相容性或污染性等相關試驗,在本公司出具可以使用的報告后,才能按報告規定的方法使用。
2.3施工者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記錄施工時的環境溫度、濕度、施工日期、時間、密封膠產品的牌號、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是否使用底涂、清潔程序及施工者姓名等內容。
2.4用戶在密封膠使用過程中若遇到任何質量或操作技術方面的問題,應以最快方式通知本公司,我們將提供熱情及時周到的服務;若遇到重大的質量問題,未得到建議繼續使用的通知之前,應停止密封膠的使用。
三、設計參考
3.1一般說明
使用密封膠進行接縫密封時需考慮的主要因素有:基材、底涂、襯墊材料、粘結隔離物和密封膠(如圖1)
A、密封膠 B、密封膠寬度 c、密封膠深度 D、襯墊材料 E、修整深度 F、接縫填充深度 G、密封膠接觸深度 H、密封膠凹進深度 J、基材
圖1 典型的垂直接縫形狀
3.2基材
3.2. l建筑常用的材料有:磚石、混凝土、陶瓷、石材、金屬、玻璃、塑料、木材等。它們通常可分為多孔材料和無孔材料。某些材料與密封膠粘結性很差,某些材料只有經過物理或化學表面處理后才能與密封膠粘結,必須區分對待。
3.2.2金屬保護涂層及混凝土防水涂層可能會影響密封膠與基材之間的粘結質量。這些涂層有時不易及時發現,直至出現粘結不良或破壞時還不知是否有保護層。為此,工程若選用材料時,不能確定基材與膠的粘結性,選用時應事先同本公司和基材制造方協商,以確定接縫處理方法或在施膠前是否需選用合適的底涂,必要時應進行粘結試驗。
3.3底涂
采用底涂膠的目的是改善密封膠與基材之間的粘結性。萬豪牌硅酮密封膠對絕大多數基材粘結性優異,無需另外施加底涂。當本公司出具的粘結性試驗注明施加底涂時,施工方必須使用本公司提供或指定的底涂液。
3.4襯墊材料
合適的接縫設計需正確選擇和使用襯墊材料以確保可靠密封襯墊材料可以起到如下作用(見圖2)
①控制接縫中密封膠的嵌入深度和形狀。
②使密封膠完全潤濕基材表面。
③當條件不適于立即施膠或萬一密封膠失效時,可作為接縫臨時密封。
浸油材料、瀝青、未硫化的聚合物及類似的材料不能用作襯墊材料,以免污染基材或密封膠。推薦使用柔性泡沫塑料或聚乙烯材料,在縫內不產生永久變形、不吸水、不吸氣、不會因受熱而隆起使得密封膠鼓泡。襯墊材料在縫內應不限制密封膠運動。為防止襯墊材料在施膠前淋雨吸水,密封膠應及時施于接縫。閉孔襯墊材料的原始尺寸應大于接縫寬度的25%~30%;開孔襯墊材料的原始尺寸應大于接縫寬度的40%~50%.
3.5粘結隔離物
萬豪密封膠在接縫內要形成兩面粘結,不要三面粘結,否則,膠在受拉時,容易被撕裂,將失去密封和防滲漏作用。粘結隔離物用于防止密封膠接觸到不希望粘結的表面或材料上,這類粘結會破壞密封膠的性能(見圖3)。可以用作粘結隔離物的材料有: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自粘帶或本公司推薦的防粘材料。不建議采用液體粘結隔離物,因為使用時可能會污染被粘結表面。粘結隔離物使用在接縫底部硬質不易變形的襯墊材料上.以阻止密封膠粘結到這些材料上(圖4),形成有害的三邊粘結。軟的易變形的開孔襯墊材料不需要粘結隔離物,因為它不會明顯地限制密封膠的自由運動。浸油材料、瀝青、未硫化的聚合物及類似的材料不能用作粘結隔離物。
a、b、c三面都被耐候硅酮膠粘結,當膠受拉時,容易被撕裂。
A、 B兩面用耐候硅酮膠粘結,C用無粘結膠帶分開。
3.6密封接縫的形狀尺寸:
接縫的形狀尺寸與多種參數有關,包括接縫外觀、接縫空間、接縫的預期位移、所使用的密封膠的位移能力、施工方法等。
3.6.1密封膠寬度:
所需密封膠的寬度是由該地區預期的極限溫度、密封膠的位移能力、密封膠使用時的溫度,以及其它與基材性質有關的參數和結構公差決定的。密封膠的最小寬度為6.0mm。
推薦一個實用接縫密封尺寸計算公式:
J=(100/X)×W+t+S
J=最小接縫寬度
X=密封膠的位移能力
W=計算的熱膨脹寬度
t=結構公差
S=地震或其它需考慮的參數
例如:2米長玻璃板(熱膨脹系數8.8x10 mm/mm/℃),預期溫度變化60℃,結構公差3.0mm,所使用的密封膠的位移能力為12.5%。
W=(8.8×10 mm/mm/℃)×(60℃) ×(2000mm)=l.06mm
最小接縫寬度J=(100/1.25)×l.06+3.0=11.5mm
3.6.2密封膠的深度
密封膠的深度與密封膠的寬度有關。設計接縫寬度時充分考慮所使用基材的線膨脹系數、施工的季節和預計使用的極限溫度。密封膠的深度,推薦以下值:
①密封膠的最小寬度和深度為6.0mm。
②密封膠的寬度必須大于深度。
③嵌填混凝土、砌體或石材接縫時縫寬度13mm以下時,密封膠的深度可取同樣尺寸,縫寬13~125mm時密封膠的深度取縫寬的一半。
④對金屬、玻璃等無孔材料的接縫,縫寬為6.0~13 .0mm時,密封膠的深度不少于6.0mm;縫寬大于13.0mm時,密封膠的深度為6. 0~13.0mm;密封膠的深度不能大于13 .0mm。
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可用聚乙烯發泡墊桿填塞,以保證耐候硅酮密封膠的設計施工位置。
四、密封膠應用程序
4..1對施工人員的要求
密封膠的施工操作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1)熟悉密封膠施工工藝程序,熟練掌握密封膠操作技術和施工工具;能看懂工程圖紙規定的粘結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狀況。
(2)掌握結構密封膠粘接失敗后的解決方法和技術安全的基本知識。
4.2環境要求
密封膠應在溫度6℃~40℃,相對濕度40%~80%的清潔環境下施工。環境溫度過低會降低密封膠的粘結性,因為密封膠的表面濕潤性降低,并且在低溫的基材上可能形成霜和冰,影響密封膠的粘結性。因此,密封膠的安全使用溫度應大于6℃。高的環境溫度對密封膠也有不良影響,在過高的環境溫度且陽光直射的建筑物表面上,基材表面的實際溫度可能比環境溫度高很多。由于高溫的影響,密封膠的抗下垂性會變差、固化時間會加快、使用時間和修整時間會縮短,同時容易產生氣泡。相對濕度過低會使密封膠的固化速度變慢,過高的相對濕度可能會在基材表面上形成冷凝水膜,影響密封膠與基材的粘結性,也可能使密封膠形成氣泡。
關于正確的接口表面清理和膠的施打有5個基本的要求:
①接口表面需是干凈、干燥、無灰塵污染及無凍霜的。
②若需要底涂,底涂必須施打在清潔的表面。
③按要求使用被襯材料或防粘帶。
④打膠時需讓膠注滿接口空隙。
⑤整平工作為了確保膠有流暢的接縫,具有正確的形狀和基材完全的接觸。
4.3材料的清潔步驟
本章節討論清潔溶劑及對多孔性、非多孔性材料的基本清潔步驟。密封膠與基材間的粘結效果取決于基材表面是否干凈。使用者應該于基材的供應商聯系以確保此清潔步驟和選用的清潔溶劑與基材相容。被粘結材料表面的清潔與否對工程質量的優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嚴格的表面清潔是保證質量的關鍵。
4.3.1有機溶劑的使用
不是每種溶劑都可以有效地清除每一種污染物。某些溶劑會嚴重損壞某種材料。請遵循溶劑生產商的安全使用建議和當地的或國家的有關溶劑使用的規范。
請注意:異丙醇可能無法有效清除聚脂粉塵涂裝材料上的污染物。建議采用二甲苯清潔此材料。
4.3.2非多孔性材料
在打膠前,非多孔性材料表面必須用溶劑先行清潔。溶劑的選擇因污染物的不同和基材的不同而異。無油性的灰塵和污垢,用50%的水加50%異丙醇調和成溶劑,100%的異丙醇或75%的酒精就可清除干凈。油性的污垢和薄膜,需要脫脂溶劑如二甲苯等來清潔。
4.3.3多孔性材料
建筑材料如水泥板、混凝土、花崗石、石灰石和其他石材或者能夠吸收液體的粘土材料均被視為多孔材料。對于一些新的多孔性材料,拂去灰塵可能就足夠了。根據表面條件的不同,多孔性材料表面有的需要打磨清潔,有的需要溶劑清洗,有的兩者都要。水泥漿和表面灰塵必須完全清除。混凝土脫模劑、防水劑和其他類型的表面處理劑,保護性涂料和舊的密封膠都會影響膠的粘結性。為了確保良好的粘結力,上述表面處理劑、涂層和舊的密封膠殘留物可能需要用打磨的方式來去除。
打磨清潔法包括拋光、鋸除,用沙或水清洗,機械打磨或這些方法的綜合。用鋼絲刷、真空吸塵器和用不含油的壓縮空氣可清除表面上灰塵及疏松的顆粒。一旦打磨表面清潔干燥后就可施打膠了。若表面是臟的,就必須用溶劑使用“二塊抹布清潔法”(詳述于后)來進行清潔。某些多孔性材料在清潔過程中會吸收溶劑或底涂,在施打膠前,必須等其揮發完畢。
請注意:上述所討論關于清除舊的密封膠,表面清潔,接口清理和萬豪密封膠的施打建議,并不適合用于修補含PCBs物資的有機密封膠及接口或其他有潛在毒性的物質。若你知道或懷疑已有的密封膠可能有PCBs或其他危險有毒性的物質,請聯絡專業機構來處理。
4.3.4“二塊抹布”清潔法
使用干凈、柔軟、吸水和不脫絨的棉布。二塊抹布清潔法包括了先用一塊沾有溶劑的棉布擦試,然后再用第二塊干凈的布擦試。
①徹底清除所有基材表面疏松的殘留物。
②倒適合純度級別的溶劑的棉布上。有機溶劑最好裝在擠壓(抗溶劑侵蝕)的塑料瓶里。不要將棉布直接浸在裝有溶劑的容器里,因為棉布上沾染的灰塵會污染溶劑。
③用力擦拭表面。檢查抹布確認是否將表面污垢吸附。依次用棉布上干凈的地方來進行擦拭直至沒有污垢吸附在布上。
④緊接著立即用另一塊完全干凈的干布來擦干基材上的溶劑及殘留物。在揮發之前,有機溶劑必須用干布來擦干,否則它會降低清潔效果。某些多孔性材料表面可能會有少許殘留溶劑留在表層。若遇到此狀況,必須等表面基材干燥后再安裝背襯材料和密封膠。
4.3.5冬、夏季溶劑的選擇
異丙醇可溶解在水中,所以非常適合在冬天使用,它能有效去除基材表面的冷凝水及結霜。甲笨和二甲笨不能溶于水,故較適合于夏天使用。
4.4底涂液的應用程序
4.4.1對大部分基材來講,萬豪牌硅酮密封膠不使用底涂就具有很好的粘結效果,但若粘結性試驗報告中注明要使用底涂,則在實際施工中必須使用我公司提供或指定的底涂液。
4.4.2用戶應在基材清洗后,使用密封膠之前對被粘基材表面進行底涂處理。
4. 43在小型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底涂液,用硬毛刷或干凈的不脫毛的棉布浸漬底涂液,在待粘表面涂上一層薄而均
勻的底涂,切記不能使用過多的底涂。
4.44用戶必須在底涂干燥后才能施膠,否則會影響膠的粘結效果。一般情況下底涂的干燥時間為l~10分鐘。
4,45底涂液與清洗液相似,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4.4.6 底涂液的注意事項:底涂液屬于易燃、易水解的危險物品,要及時加蓋密封保存,對人體有刺激性,不要直接接觸,按化學危險物品處置。
4.5小圓棒的安裝
4. 5.1移動接口的設計考慮
當設計移動的接口時,下列幾點需加以注意:
①建議接口寬度至少為6mm。較寬的接口比較窄的接口能承受較大的位移能力。
②三邊粘結會限制接口原有的變位能力,可使用小圓棒或者防粘帶來避免之。若三邊粘結的情況發生,密封膠可承受的位移量將不超過±15%。一般情況下,主體結構位移時拉裂膠體。
③在規范情況下,較薄的膠比較厚的膠可承受更大的位移能力,當接口的形狀呈沙漏形時,可發揮出最佳的位移表現。
4.5.2膠固化期間的接口位移
萬豪單組分密封膠需與周邊空氣中的水份反應而固化。接口在膠固化期間的變動會導致難看的外觀(接口收縮)。同時因為膠的粘結特性會在膠固化后才形成,故有粘結力喪失的潛在可能。膠固化期間由于接口位移引起的粘結力喪失可使用底涂來降低至最小。底涂可減少粘接力生成所需的時間。
下列建議有助于減少表面的變形:
①用開孔性的聚胺酯小圓棒,透氣快有利于膠固化。
②在高溫時,盡量在傍晚的時候打膠,因為這時候基材表面溫度不高,而且溫差變化較小。基材溫度高于40℃,膠容易起皺起泡。
③泡沫條如有水,或安裝不穩定時,刮密封膠后容易起泡起皺。
④由于泡沫棒過大或彎曲在里面,膠沒有完全固化時泡沫棒膨脹移動把膠頂出,膠會變形起皺。
上述建議有助于減低表面收縮情況,但可能無法將其徹底消除,事實上此種因接口在膠固化期間位移所導致膠外觀變形的問題,所有的密封膠均可能發生。
4.6酮密封膠的應用門窗時應注意:
①硅酮密封膠在冬天、夏天的配方有改變,在季節交替時,固化速度有所改變。
②使用膠時,窗框和玻璃打膠的地方必須做清潔、無油污、無水分。
③施膠的厚度和寬度必須達到規范,讓膠在窗框鋁合金和玻璃上有幾分接觸面積和附著力,施膠適當的壓力使膠注滿整個接口空隙。
④硅酮密封膠必須完全固化后才能移動,否則膠會位移起皺,影響粘結密封,有的在門窗加工廠移動受力小,在車輛運輸時,推放時受力大發生膠移位起皺等都是膠的粘結面不夠或未完成固化后移動造成的現象。
4.7結構工程、木結構工程或主體位移大的,有變形的結構在使用硅酮膠時應注意施膠的寬度和深度應滿足它的位移能力或等主體變形穩定后施膠。(使用膠介意用萬豪760,伸縮位移能力更好。)
4.8密封膠施打步驟
施打的密封膠須注滿整個接口,并且緊緊粘住需要與膠接觸的基材面。密封膠若無法完全地填滿接口,則不可能有良好的粘結力,膠的表面就會被削弱。為了得到良好的粘結力,就需要有一個干凈、干燥的、無霜凍的表面。雖然硅膠有很寬廣的施工溫度范圍,可方便地施打,但實際的施工溫度則會受到接口表面是否結霜而有所限制,即當溫度低于6℃時,結霜表面的清潔溶劑最好選用水溶性溶劑如IPA。
密封膠應遵循下列步驟施工:
①采用遮蔽膠帶以避免多余的硅膠污染接口的四周表面。
②用打膠槍或打膠機連續打膠,施加適當的壓力使注滿整個接口空隙。
③在膠表面結皮前(通常約1 0~20分鐘內)進行整平。整平能使膠擠壓填滿空隙,并使表面平整光滑,不要用液體如水、肥皂水、酒精來幫助整平。這些物質可能會干擾膠的固化和粘結力并導致外觀的問題。
④在膠結皮之前除去遮蔽條。(約平整后1 5分鐘內)
五、關于粘結性試驗、相容性試驗和污染性試驗的一些具體要求
用戶在準備使用萬豪系列硅酮密封膠/結構膠時,請將工程所選用的基材(玻璃、鋁材、鋁塑板、石材等)和輔助材料(雙面膠條、泡沫棒等)填寫相容性/粘結性申請表,盡快寄送到我公司銷售部,同時將準備使用產品品種告知我公司銷售部,或由我公司銷售經理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推薦合適的產品。如果用戶已經購了天旗公司系列產品的硅酮密封膠/結構膠,在寄送上述材料的同時,請將產品品種和批號(生產日期)告知我公司銷售部,最好能同時寄來產品樣品。
如果用戶需要進行簡易粘結性試驗,請在申請表中說明。
5. l相容性/粘結性試驗所需材料規格及數量如下:
鋁型材:寬度不小于30mm,長度為300mm,4件。
玻璃或其它裝飾板材:長度不小于100mm×200mm,2件。
雙面膠條、泡沫棒等附件:長度不小于300m m,1條。
如需進行簡易粘結性試驗,只需寄規格不小于150mm×75mm的基材1件。
如需進行石材污染性試驗,需寄規格不小于25×25×75mm的石材24件。
5.2試驗需要膠樣數量如下:300ml塑料瓶裝:3支。500或590ml軟袋裝:2條。雙組分產品:A組分不小于1.2kg,B組分不小于0.12kg.
5.3相容性/粘結性試驗所需時間:
簡易粘結性試驗:7天。
相容性/粘結性試驗:35天。
石材污染性試驗:55天。
我公司銷售部在收到用戶的試驗材料后及時將試驗材料轉交我公司質檢部登記備案,質檢部在24小時內開展試驗工作。試驗結束后,質檢部及時出具檢測報告交銷售部,銷售部在收到檢測報告后會以最快的速度將檢測報告寄送給客戶。
六、施工質量的檢驗
6.1外觀檢驗:逐塊檢查結構單元件的膠縫,結構密封膠應充滿設計的尺寸部位,應沒有氣泡和空隙,否則應在氣泡或空隙處切開,及時切開的新鮮膠面上重新補充結構密封膠及修整。
6.2現場標準粘結性測試
6.2.1在膠完全固化后(大約7—21天)就可在工地進行簡單的手拉測試來檢查膠的粘結效果。建議開頭300米做5次測試,以后每300米做一次或每一樓層每一立面做一次測試。
6.2.2步驟:①用刀沿水平方向將膠從接口一邊割至另一邊。②接口兩邊各垂直割大約75mm長。③按圖示在膠上每隔25mm處做一記號。④用手抓住50mm長的膠條,向后90度用力拉超過25mm的標項處。⑤若膠與不同的材質粘結,請分別檢查膠與每種材料的粘結特性。這可以通過接口邊緣切一刀檢查膠的粘結性來判斷,照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邊。⑥檢查接口是否全部被膠填滿。(施工合格時接口內應該沒有空隙),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⑦現場測試結果應記錄在(現場粘結測試表)。
特別聲明
・本文所刊載的都是我們認為可靠而真實的資料。但由于實際情況(主要指施工條件、使用方法及關聯底材)千差萬別,所以我們不能保證本產品在某些用途與用法上的適用性和正確性。用戶在選用本產品前應詳細了解產品特性,“三分施工,七分質量”遵從有關施工規范和操作指南對保證使用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建議施工時參照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本公司不承擔因選用本品不當,施工不當或處置不當而造成的連帶責任和損失。 |